鹿门一儒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42章 又想封禅,推背图之大唐帝国,鹿门一儒,石器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贞观十二年五月,曾有大臣上奏章建议李世民封禅泰山,李世民当时有些心动了,指派房玄龄与杨师道商议出一个封禅仪典。但是因时机不成熟,李世民否决了泰山封禅。

自从与吐蕃和亲、灭高昌国、打跑欲谷设后,四夷宾服,天下太平。肃州来禀报肃州草原上遍生芝草;一些朝中大臣及雍州父老为了拍圣上的马屁,纷纷上奏章,建议圣上去泰山封禅。于是,李世民内心中封禅的念头又跃跃欲试了。

贞观十五年(公元641年)四月初一,李世民下封禅诏,把明年二月准备到泰山举行封禅大祀的事宣告天下。封禅诏内容如下:

“……上凭宗社之灵,下资士庶之力……援干戈以靖乱,区夏既平。……而群公卿士,百辟庶僚,因陈人只之意,请遵封禅之典,推而不居至于数四,文武之情弥切,内外之议日闻,诚请频繁,淹历年载,朕继迹百王,因心万物,上奉苍昊,义在荐功。下抚黎元,方祈厚福。……可以来年二月,有事泰山。所司宜与公卿并诸儒士,及朝臣有学业者,详定其仪,博考圣贤之旨,以允古今之中,务尽诚敬,称朕意焉。”

于是诏命御史大夫韦挺为检校封禅大使,礼部侍郎令狐德棻为封禅副使。在朝堂上,群臣商议封禅仪典,最终还是采纳了贞观十二年房玄龄与杨师道拟定的封禅仪典,包括:封禅玉牒、玉策、金匮、泰山上圆坛、圆坛上土封、玉玺、立碑、设告至坛等。

朝堂上,李世民诏命同意房玄龄与杨师道拟定的封禅仪典。

魏征上书奏请暂缓封禅,李世民也置之不理,铁了心要明年二月去泰山封禅。

退朝后,在出皇城的路上,袁天纲遇到了高士廉,他忙上前行礼。高士廉说高淑行今日也归宁在高府,招呼他坐上自己的马车一起回高府。

回到高府,高夫人与高淑行正在准备晚宴。于是,高士廉与袁天纲坐在厅堂,翁婿两人一叙。

“明年二月圣上去泰山封禅,你可以选定一个黄道吉日。” 高士廉说道。

“明年二月圣上去不了泰山封禅。” 袁天纲徐徐说道。

“什么?不封禅了?” 高士廉听罢,大吃一惊。

“嗯!” 袁天纲应道。

“为何?” 高士廉问道。

“因为小婿我在朝堂上掐指一算,五月中旬上天会降异象,警示圣上不要去封禅。” 袁天纲熟读资治通鉴,心里清楚史书上记载:李世民数次想去泰山封禅,终因种种原因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穿越明朝,国公做了三百年

日月言明